按天十倍配资平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南方杂志社、南方+党建频道平台特此推出《南粤先锋》专栏,讲述南粤党员故事,讲解党建知识,树立先锋形象,敬请垂注。
风雨咆哮,党旗飘扬。最近几天,台风“桦加沙”携狂风暴雨来袭,广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用坚实臂膀为人民群众筑起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湛江:建实防风“桥头堡”
湛江市推动组建临时党支部2239个,吸纳各级各类党员10.179万名,严格落实“八停”措施和“六个百分百”要求,基层一线党员干部通过电视、短信、微信、高音喇叭、广播等形式,将台风预警信息点对点、人对人传递到户,并依托“平安夜访”等,用好党员“双报到”,发起防范应对台风“桦加沙”志愿服务活动。
遂溪县党员先锋队下沉南渡村转移群众。 湛江市委组织部 供图
针对受琼州海峡全线停航影响大量车辆旅客滞留徐闻的问题,湛江徐闻抽调300名党员干部成立12个临时党支部,联动两新组织、志愿者等50人,落实对过海旅客人员劝导转移、安置点服务、运力保障等工作任务,协助安置滞留车辆400辆,转移原计划过海南的司乘人员440人。
吴川市梅菉街道庐江社区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做好防风宣传。湛江市委组织部 供图
湛江在镇村两级分别成立防风防汛应急预备队122支、1992支,发动全市907个机关单位、3.59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防风一线,联合组建防风防汛党员先锋队、应急队2656支,重点关注群众转移、渔船回港、物资准备、应急力量储备等情况。
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党员干部下沉到村劝导转移群众。湛江市委组织部 供图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组建3支防台党员先锋队,将台风预警信息与科学防台指引全面覆盖至海洋牧场经营主体、养殖户等关键群体,针对大型桁架装备、重力式网箱集群等关键设施,开展“1对1”专项核查,助力海威1号、海威2号、湛农1号均提前5天完成装备加固,“恒燚1号”养殖平台完成全部水产品抢收。湛江边检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口岸联检单位联动,开通出入境船舶紧急通道,全程协助载运7.7万吨煤炭的湛江港调顺岛港区新加坡籍“东方牡丹”轮,于台风来临前完成7.54万吨货物抢卸。
江门:推进防台风和防疫“两线作战”
台风登陆前,江门各级党组织抢抓台风登陆前的“窗口期”,时刻保持“战时状态”,十万火急、有力有效做好防巨灾、抢巨险各项准备工作。
新会区大泽镇牛勒村党员干部在潭江河堤沿岸、低洼险段抢装防汛沙袋。江门市委组织部 供图
“我们要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人员百分百上岸,根据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险情立即抢险救灾。”9月23日上午,台山市汶村镇横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英忠一边查看渔船定位管控平台一边和“两委”干部嘱咐道。同时,横山村党总支组建巡逻管控小组,配合海综部门深入横山港码头等关键避风点实行全天候、不间断地巡逻值守,为渔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防线。据介绍,江门逾7000艘涉渔船舶已于9月22日全部回港。
紧盯重点区域,江门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全力将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蓬江区应急、城管等职能部门党员骨干联合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志愿楼长,对危房、易涝点、广告牌、地下车库、河道堤防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开平市大沙镇村干部开展全方位隐患排查,发现39处安全隐患并实现100%整改,针对树木倒伏风险,及时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砍伐清理,从源头消除台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隐患。在新会区大泽镇牛勒村、沿江村,党员干部与网格员在潭江河堤沿岸、低洼险段抢装防汛沙袋。
江门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扎实落实“平急转换”机制,发挥服务群众主阵地作用,为一线指挥调度、物资储备分发、群众临时避险安置等提供坚实支撑。截至9月24日,123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安置群众20402人。台风来袭,台山市水步镇密冲村党支部闻“风”而动,在安全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后,村干部们与安置点热心村民,化身“炊事员”,在党群服务中心临时厨房忙碌起来,洗米择菜,生火做饭,将一份份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及时送到临时安置的村民手中。
江门组织党员干部在台风来临前转移群众。江门市委组织部 供图
狂风暴雨中,险情不断。江门各级党员干部和各方力量顶风“逆行”,第一时间投身抢险救灾最前沿。9月24日上午9时,江门沿海地区完全进入台风12级风圈。
“设备故障,必须立即停运!”风雨交加中,台山市下川岛一处户外开关箱被杂物击中故障。南方电网广东江门台山供电局下川供电所党支部书记陈宜就迅速带领抢修人员逆风前行,紧急处置故障。
9月24日上午11时,位于革命老区的台山市端芬镇隆文村一名孕妇临产急需送医,但道路被多处倒伏树木阻断。隆文村驻点干部和民警接报后顶风冒雨赶赴现场安抚家属。同时,台山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派出重型防爆装甲车,逆风接上医护人员火速赶往山区。途中碗口粗的树木横亘路面,救援队伍数次受阻。“路不通,我们就清出一条路!”民警和镇村干部冒雨用电锯清理断木,在风暴中艰难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最终孕妇平安送达医院。
正值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关键期,江门各级党组织坚持防台风防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彻底清理蚊媒孳生地,迅速做好台风前成蚊灭杀、核酸检测、病例收治工作,把转移群众安置点建设成为“无蚊场所”,发动群众做好台风期间室内防灭蚊。
江门市市区公路事务中心组织突击队员下沉鹤山市龙口镇帮扶村居,重点清理巷道、闲置地、楼顶等易积水区域,并向村民讲解雨后积水的蚊虫滋生风险,现场协助或劝导居民立即清理家中阳台、花盆底托的积水。
应急避难场所开启台风蚊虫“双防御”。“我们每天都会进行蚊虫消杀,还配备了灭蚊灯和驱蚊液,并给避险人员分发帐篷式蚊帐,做好防蚊的多重保障。”鹤山市雅瑶镇建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业强介绍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应急避难场所介绍说。为防御台风,江门开放了党群服务中心、学校等超1700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不仅配备基本生活物资,还特别加强防蚊防疫措施。
汕尾:“入户联心”凝聚党群合力
“有党员在,我们就放心。”这句话,是汕尾群众在无数次风雨中沉淀下的默契。汕尾市组建266个临时党组织、1900多支党员突击队,发动党员7万多人次,入户走访9万多户,排查隐患1.2万多处,转移群众7.6万余人。广大党员干部连续作战、挑灯夜战,以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斗志、务实的作风齐心协力打赢防御台风硬仗。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党员干部逐户排查辖区内老旧房屋、低洼地段等潜在危险区域,及时转移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群众201人,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党群同心转移行动不便老人。汕尾市委组织部 供图
汕尾市海丰县出动镇村组干部2.5万多人次,排查隐患点4000多处,转移11559人,开放236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储备满足属地约10天的口粮供应。
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组建党员突击队全力打通受阻道路。汕尾市委组织部 供图
面对台风“桦加沙”裹挟着狂风骤雨来袭,全市863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打烊”,化作群众坚实的“避风港”,为转移安置群众在风雨中托起稳稳的安全感。
陆河县螺溪镇螺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登记信息时得知当天是一位留守老人的生日,便悄悄准备了生日蛋糕和长寿面。当“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在安置点响起时,老人眼眶湿润:“本以为今年的生日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在党群服务中心过了个这么暖心的生日!”
陆河县螺溪镇螺溪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安置老人过生日。 汕尾市委组织部 供图
汕尾陆丰市构建“市—镇—村—网格”四级防御体系,组建369支党员突击队、发动8613名党员下沉一线,依托“入户联心”机制做深做实“六个百分百”,确保3023名船上作业人员全部转移上岸,1524艘国库渔船、1758艘乡镇涉渔船舶全部回港避风,安排党员干部24小时驻港值守,严防“追风头、赶风尾”现象。
陆丰市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汕尾市委组织部 供图
茂名市茂南区:“首善先锋”冲锋在前
“风再大也要把沙包堆牢!”在茂南区鳌头镇梅洲村的河堤旁,该区“首善先锋”党员志愿服务突击队队员们用一铲铲土筑起防护墙。台风中,茂南区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向险而行,筑起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金塘镇党员干部将独居老人、危房区等人员进行转移。 茂名市茂南区委组织部 供图
茂南区委组织部通过“首善先锋”党员志愿服务平台发布了207场次关于抗击台风“桦加沙”的防汛救灾志愿服务活动,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达2500多人。
“首善先锋”党员志愿服务突击队在鳌头镇梅洲村装沙包加固河堤。茂名市茂南区委组织部 供图
同时,统筹调配各“首善先锋”党员志愿队力量,成立5个抗击台风“桦加沙”的“首善先锋”党员志愿服务突击队,组织250多名区直单位党员志愿者迅速奔赴鳌头镇、袂花镇、新坡镇等抢险救灾现场,筑牢“红色”堡垒,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肇庆市高要区: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共抗台风
肇庆市高要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区637个基层党组织共9800余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冲锋在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最前线,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关键部位展开地毯式排查,全力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高要区新桥镇干部协助因台风影响的90岁老人到卫生院就医。肇庆市高要区委组织部 供图
高要区白诸镇党员干部排查电线安全隐患。 肇庆市高要区委组织部 供图
更多精彩内容:南粤先锋专栏>>>
【供稿单位】湛江市委组织部、江门市委组织部、汕尾市委组织部、茂名市茂南区委组织部、肇庆市高要区委组织部
【栏目统筹】陈健鹏
【频道编辑】李晓霞 李卓华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影子 郭芳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富华优配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